18世纪的人间炼狱有多恐怖?威廉·霍加斯的《金酒小巷》就记录了那个被杜松子酒毁掉的时代。
画中坦胸露乳的妇女正吸食着鼻烟,孩子即将从楼梯跌落,死于非命,可她竟然还在微笑。妇女前方是位骨瘦如柴的退伍军人,即便死去,手中依然握着酒杯。讽刺的是,在篮子里还放着张戒酒宣传单。
在一座气派的当铺门口,营生的手锯,做饭的锅碗瓢盆统统人们被拿来典当,只为换取一杯酒喝。甚至有人当光了家底,卑微地与狗抢骨头果腹。
酒店门口,刚出生的孩子,八十岁的老太正在被家人灌酒,旁边喝醉了的青年陷入斗殴。一个疯子手持长钉,上面还挂着小孩,让人细思极恐。酒精中毒而亡的被丢进不合尺寸的棺材,没有顾客的理发师在店里自尽。
人人都在酒精中沉沦,整个小巷弥漫着堕落灵魂的恶臭。可造成这一切的仅仅是金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