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佛山的建设中,主力军无疑是广大的公安干警。但新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光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显然并不足够。有见及此,佛山禅城公安基于辖区平安发展实际,着眼美好平安愿景,通过搭建“公安+物联”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平台,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高效发挥民智民力,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其中,仅江湾派出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起社会共享共建共治的多元治理格局,就已成功整合了辖区18个小区、26个重点单位、9个治保会的社会力量,合计人,成立“物业治安联勤网络联合会”(简称“物联会”),推动着社会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元协作”的新格局转变。
今年以来,“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夜经济护航队”等一系列独具特点的志愿队伍相继成立,结合社区、村居、商圈等的不同特点,带动“优势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网格内”的治安联防联控,并以此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标志着由公安牵头带动社会群防群治体系建设走上了新台阶,助力辖区基层社会治理“不留死角”。
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让矛盾不出小区
“谢谢你们,让我们有了第一次和谐见面沟通协调的机会。”今年已经66岁的席社龙的手机里,收到了一条来自业主的感谢短信。一场纷扰了5年之久的加装电梯纠纷,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席社龙是居住在清水桥居委会外贸新村小区的一名业主,同时也是离退休老党员。今年4月30日,在江湾派出所、清水桥社区党委,以及小区物管、业委会的指导下,外贸新村老党员志愿服务站正式成立,一向热心于小区事务的席社龙,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根据工作站的工作制度,推动小区调解是席社龙等老党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工作站成立不久,他们就接到小区里最为棘手的一起矛盾纠纷。原来,小区里其中一幢居民楼准备加装电梯,3-7楼的居民均同意并且签名确认,只有2楼的住户一直不同意,也不愿出来协调处理,因此加装电梯的事情一拖就是五年。
“经过多次走访调查,我了解到其实2楼住户年事已高,也是有强烈的加装电梯的意愿的,但是他认为加装电梯费用的账目不透明,所以一直不愿意沟通解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席社龙介入后,该住户不久便同意了坐下来协调解决。
“到底是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对方这么快转变态度?”席社龙说,他的“法宝”其实很简单,作为老党员,无非是坚守公正客观的党性原则,加上自己也是小区业主,多站在大家关切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罢了。
“成立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借助老党员们纯洁公正的忠诚党性,借助他们在小区群众中的良好威望和影响力,促进基层纠纷矛盾的高效化解。”江湾派出所所长邱森表示,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将使得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事半功倍,最终实现利益方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现在,席社龙每周都会有三天的“值班时间”,他和小区其他的老党员会穿上志愿者制服,在小区内开展治安巡防巡视,主动去了解小区内发生的各类苗头性矛盾纠纷。现在,不管大小问题,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起这些老党员“和事佬”。在外贸新村小区,在广大业主的心目中,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了一张移动的文明和便民名片。
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用亲和力守住村民“钱袋子”
“别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被骗,一旦有这种想法,骗子就容易趁虚而入。”今年3月开始,一支完全由女性组织的志愿队伍,出现在禅城张槎街道海口村的大街小巷。他们身穿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手拿宣传单张,走街过巷,甚至来到了村民家中,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最新最全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例。
这支队伍就是禅城首支纯粹由女性市民组建而成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作为队员之一的海口村党委委员、村妇联主席何丽仪告诉记者,海口村的网络电信诈骗类案件一度在辖区内呈上升趋势,为了减少同类案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由江湾派出所牵头,并在社区民警的培训指导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便应运而生,目前队伍共有10名队员,由村居内有实地上门入户经验的优秀妇女代表组成,随着工作的广泛开展,队伍规模也在日渐壮大。
在“上岗”前,社区民警方长伟会对队员进行反诈知识培训,为了方便信息共享和工作沟通,队员之间建立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