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现代艺术大师筑造晚拍强势阵容

今秋十月的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拍卖,由巴布罗·毕加索、常玉、赵无极、皮耶·苏拉吉(PierreSoulages)、朱德群、胡安·米罗(JoanMiro)、张荔英及黎谱领衔,筑造本季欧、亚现代艺术大师强势阵容。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预展将于十月二日于香港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诚邀众藏家一同欣赏现代艺术大师巨作,见证欧、亚艺坛巅峰盛况!

巴布罗毕加索《冠冕女子与国王饼》

油画画布,年1月11日至24日作,x73公分

估价:60,,至80,,港币

一九五二年,贾桂琳在法国瓦洛里的马杜拉制陶工坊邂逅了毕加索,两人很快堕入爱河,贾桂琳成为了毕加索的灵感女神,并一直厮守在他身旁,直至他于一九七三年离世为止。在毕加索漫长的人生路上,没有其他女性像贾桂琳一样,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她在毕加索笔下出现的次数更是群芳之冠。一九五四年,贾桂琳初次在毕加索的作品中现身。接下来的二十年,就是艺术史学家约翰理查德森口中的「贾桂琳时期」,可见她在毕加索晚年的艺术生涯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港苏富比将于本季荣幸呈献毕加索描绘贾桂琳的大尺幅肖像巨作《冠冕女子与国王饼》。

《冠冕女子与国王饼》着录于克里斯蒂安泽沃斯编写之〈巴布罗毕加索全集至年〉中,并附黑白图版,而对上一次公开亮相已是至年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举行大受欢迎的毕加索重要个展。本作诞生近六十年后首度亮相拍场,机遇难得。

《冠冕女子与国王饼》著录于至年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巴布罗·毕加索》,展览图录,编号95。

至年,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巴布罗·毕加索》展览举行期间,参观者队列于馆外之盛况。

此作著录于克里斯蒂安·泽沃斯编写之《巴布罗·毕加索全集至年》(巴黎,艺术手册出版社,一九七二年),第25卷,编号11,图版7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资料

常玉《红底瓶枝》

油画木板,一九六三年三月作,90.5x.5公分估价:50,,–,,港币

常玉及毕加索皆与法国著名小说家和收藏家亨利·皮尔·侯谢相识,而常玉亦在一九四五年为毕加索于《巴黎解放日报》写专栏,两人可谓是渊源深厚。从精巧花瓶中蔓延伸展的花枝悄然等着绽放,即使身在寒冬,也映现对冬去春来的期盼。在中国传统中,花卉冰中孕蕾、雪中开花,蕴含坚毅与优雅的象征意义,而《红底瓶枝》中的寒花,亦映照出了常玉于一九六〇年代的切身经历。艺术家浮沉巴黎艺坛多年,却在此时初现转机,首先在一九六一年为到访巴黎的张大千设计展览目录,后于一九六三年受民国驻法文化参事郭有守邀请,出席为留法学生而设之座谈会,后来又应民国教育部长黄季陆之邀请,计划来年前往台湾师范大学授课及办展,引证艺术家当时广获旅法华裔文艺圈及包括赵无极、朱德群、谢景兰等后辈的尊崇,漂泊海外多年,终要落叶归根的情思纷纷涌现,正是时候奠定自己在艺术上的最终成就,而《红底瓶枝》即是建基于此宏愿的创作成果。常玉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对传统国画中经典的梅兰菊竹十分熟悉,并时常用作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此作中的寒梅不仅寓意着傲雪迎霜,寒凌独放的高贵品格,更有艺术家苦尽甘来的心灵寄托。

《红底瓶枝》与勒维家族成员科莱特勒维(ColetteLévy)合影,摄于年。ImageCourtesyoftheLévyfamily.

//

原藏家访问视频

常玉油画全集总编辑衣淑凡女士与常玉《红底瓶枝》原藏家伊夫·哈皮利于画作前对话。CourtesyoftheAndreaFrankFoundation

《红底瓶枝》的历史文献齐全,常玉油画全集总编辑衣淑凡女士曾与常玉《红底瓶枝》原藏家伊夫哈皮利先生于本作前对谈,过程由罗勃法兰克(RobertFrank)拍摄成纪录片段,此珍贵文献现由安迪利亚法兰克基金会(AndreaFrankFoundation)保存;本作亦曾展出于二〇〇一年台北历史博物馆〈乡关何处:常玉的绘画艺术〉展览,并着录于两册〈常玉油画全集〉中,极具学术价值。

常玉《红底瓶枝》曾于二〇〇一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日展出于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乡关何处:常玉的绘画艺术〉,并著录于展览图录彩图,图版,页。

常玉《红底瓶枝》著录于年由衣淑凡女士编制、国巨基金会及大未来艺术出版社出版之〈常玉油画全集〉图版,至页,以及年由衣淑凡女士编制、立青文教基金会出版之〈常玉油画全集第二册〉图版,页。〈常玉油画全集〉将随本拍品赠予买方。

常玉《红底瓶枝》曾于二〇〇一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日展出于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乡关何处:常玉的绘画艺术》,本作画背贴有相关展览标签。

年,常玉《红底瓶枝》于巴黎勒维家族住宅。ImagecourtesyofTheLiChingFoundation,Taipei,andtheLévyfamily.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资料

苏富比亚洲,赞

赵无极《15.02.65》油画画布,一九六五年作,97x公分估价:65,,–,,港币

一九五七年,赵无极离开巴黎前往纽约,进入战后崛起的全球前卫艺术文化核心。他在苏拉吉的介绍下,结识了库兹画廊的创办人,并经由库兹结识了许多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领军人物。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正是凝聚了美国文化中洒脱、自由奔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受此精神的启发,赵无极自此领悟到了东方文化的新诠释态度,也改变了他作画的风格。与库兹画廊的合作标志着赵无极「狂草时期」的开启,而这段合作孕育的代表性作品正是《15.02.65》。

迅疾澎湃的狂草线条从左右两侧闯入画面,在中央交集冲突,而明黄色调则如金光一般燃亮画面,绘制出一幅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的作品。近赏《15.02.65》,彷佛能透过狂野的笔触,看见年富力强的赵无极站在这巨幅画布前,提起画笔,潇洒淋漓地进行一次创作上的搏斗。本作曾在一九六五年赵无极库兹画廊个展中以最重要作品展出,而罕有印刷图录的库兹画廊也为了这次展览特别用本作制作了宣传单张;在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收藏的库兹画廊档案,更可发现多张库兹画廊拍摄《15.02.65》以作记录的照片,弥足珍贵。

年赵无极库兹画廊个展宣传单张,内页为《15.02.65》

库兹画廊摄《15.02.65》《库兹画廊纪录》史密森尼学会,美国艺术档案馆

KootzGalleryrecords,-.ArchivesofAmericanArt,SmithsonianInstitution

库兹画廊档案照片《15.02.65》,背面附有库兹画廊贴纸;《库兹画廊纪录》史密森尼学会,美国艺术档案馆

KootzGalleryrecords,-.ArchivesofAmericanArt,SmithsonianInstitution.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资料

苏富比亚洲,赞64

皮耶·苏拉吉

《画作x厘米,6年12月3日》

油画画布,一九五六年作,x公分

估价:40,,–60,,港币

生于一九一九年、今年一百零二岁的的法国大师皮耶·苏拉吉(PierreSoulages)是现今屈指可数依然在世的战后抽象画家。苏拉吉自四〇年代起以勇于挑战、颠覆传统的风格打入国际艺坛,是过去半世纪以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画作x厘米,6年12月3日》诞生于艺术家发展辉煌的五〇年代:一九五五年,苏拉吉在欧洲深具影响力的伦敦金贝尔斐斯画廊(GimpelFilsGallery)举行个展,更于同年展出于奠定战后艺术潮流的纽约库兹画廊(KootzGallery),又于一九五六年展出于巴黎致力推广抽象艺术之法兰西画廊(GaleriedeFrance),引来极大回响,引证艺术家成功在欧美闯出名堂,而本作即是诞生于其事业如日中天的闪烁一刻。

〈库兹画廊纪录〉史密森尼学会,美国艺术档案馆。KootzGalleryrecords,-.ArchivesofAmericanArt,Smithsonianinstitute

卡塞尔文献展(KasselDocumenta)诞生于一九五五年,于德国卡塞尔每5年举办一次,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以及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是欧洲至今最为重要的艺术盛事之一。该展举办至今,苏拉吉是唯一曾参与自一九五五年起的首三届文献展之艺术家,而《画作x厘米,6年12月3日》更曾于一九五九年展出于卡塞尔文献展,见证苏拉吉自五〇年代起广阔的国际轨迹,彰显其战后大师的之重要地位。

本作曾展出与一九五九年卡塞尔文献展II〈年后国际艺术展〉

本作着录于一九五九年卡塞尔文献展II〈年后国际艺术展〉,图录编号5。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资料

苏富比亚洲,赞58

朱德群《春雪》

油画画布(双联屏),一九八五年四月三十日作,

x公分

估价:18,,–28,,港币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春雪》创作于一九八五年四月三十日,是开启朱德群「雪景系列」的双屏巨作。《春雪》诞生之时,正值朱德群精神状态及创造力臻至鼎盛之际,双联巨作总尺幅长近2.6米、高1.9米,体现艺术家以大刀阔斧的气魄驾驭画面,营造一幕春风来雪的自然奇观,诚然是朱德群的多联屏中最为精彩绝伦的宏幅之一。一九九一年,朱德群于敦刻尔刻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朱德群—巨幅作品〉展览,而本作即为展品之一,极具学术及收藏价值;二〇二〇年以过亿港币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的五联巨作《自然颂》亦曾展出于同一个展。据艺术家主要画册和拍卖纪录的资料统计,朱德群于八〇年代仅创作十八幅双联巨作,而过往出现国际拍卖、跨越各年代的双联或以上巨作,则仅有八幅,极为珍罕。

本作画背贴有敦刻尔克当代艺术博物馆标签,并题款「le30avril」,是少可以确认诞生年月日的朱德群巨作

敦刻尔克当代艺术博物馆《朱德群——巨幅作品》,展览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资料

胡安·米罗《星空漫步》

油画画布,年10月27日及年11月13日作,

91.7x73公分

估价:12,,–18,,港币

《星空漫步》是西班牙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Miro)晚年的杰出佳作,展现其娴熟的绘画技法以及在具象与抽象艺术边缘游走的风格。米罗在此作中运用缤纷色彩以及几何图案描绘出一幅人物在星空及月亮下悠然漫步的愉快情景。人、鸟、星空是米罗早在一九四〇年代创作的「星座」系列中便成为重要题材。《星空漫步》作于一九八〇年,可见艺术家晚年在创作方面的成长,也反映出他艺术生涯中受到的种种影响。本作浓缩了米罗数十年的重要创作元素,各种形状和色彩展现出悠扬的情感,完美融合具象主题和抽象构图。《星空漫步》将会是胡安油画作品中首次登上亚洲拍场的作品,实属可贵。

一九二〇年代的巴黎是世界前卫艺术的中心,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慕名前往,而米罗与赵无极正是顺应这股全球艺术趋势的艺术家。赵无极虽然比米罗年轻二十七岁,但他们自五〇年代初相识就已惺惺相惜,建立深厚友谊,他们的作品更反映出两人相互影响的视觉语言。米罗八十五岁生日时,赵无极为米罗送上一张水彩画,并致意「致敬我们之中最年轻的胡安·米罗」。

赵无极与胡安·米罗合照

张荔英《三色堇花》

油画画布,约一九四〇至一九四七年作,55.5x46.3公分

估价:7,,–9,,港币

被誉为是「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之一的张荔英先后在巴黎、纽约和上海接受教育,她的艺术风格在亚洲现代艺术家当中独具一格。《三色堇花》创作于一九四〇年代抗战期间,张荔英与丈夫、民国前外交部陈友仁被禁足于上海家中,虽生活并不自由,但这期间艺术家创作了不少静物画以及丈夫的肖像画;花语常与爱情有关的三色堇,更是记录下夫妻共同面对生命中痛苦悲欢和风雅独自的高贵精神。张荔英大部分作品已被博物馆收藏,于私人收藏的油画作品少之又少;而艺术家一九四〇年代创作于上海的画作只有六幅登上过拍场,更显此作难得可贵。

在八月举行的苏富比新加坡现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张荔英的《小船和店屋》以万新加坡元(约1,万港币)成交,刷新艺术家的全球拍卖纪录。

张荔英《小船和店屋》

约年代作,油画画布,64.5x81公分

成交价:2,,新加坡元

年8月新加坡现当代艺术拍卖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黎谱《午后的茶叙》

油画画布,一九七〇至一九八〇年作,x公分

估价:3,,–6,,港币

《午后的茶叙》是越南现代大师黎谱的群像巨作,此作集人物、风景、静物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大师精作。透过一层层树枝与灌木,黎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领观众踏入恬静的花园,加入一场惬意的午后茶叙。本作是黎谱与美国WallyFindlay画廊合作时期创作的巨作,也正是在这段合作中,黎谱从绢本改用油画画布创作。一九三〇年代远赴法国巴黎学习艺术的黎谱深受印象派与法国现代艺术的熏陶,此作描绘了一场午后的聚会,更让人联想到印象派大师皮耶-奥古斯特·雷诺瓦的《煎饼磨坊的舞会》。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瓦(Pierre-AugusteRenoir)《煎饼磨坊的舞会》,一八七六年作,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黎谱的作品中虽常有群体肖像,但此作中艺术家画有高达十一名人物,是以往作品中从未有过的。同时在右下角更画有一位金发女子,是黎谱此创作时期已知画作中唯一的金发人物;画中亚洲人与欧洲人的共聚更是体现出了黎谱身为亚洲艺术家,融入欧洲社会及画坛的创举。油画鲜艳靓丽的色调让黎谱能更直接诠释他受到的印象派影响,例如《午后的茶叙》中人物身上斑驳的光斑,与雷诺瓦画中的光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背景景物的描绘,更是让人联想起印象派大师莫奈笔下的花园与睡莲池。餐桌上摆着的食物,更是凸显出艺术家对静物细节的描绘,并完美将其融入场景之内的高超造诣。本作是目前已知黎谱作品中最大尺幅的油画之一,在过去十二年仅有少于十幅此尺寸的作品登上拍场,可见本作蔚为难得。

在四月份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黎谱的《庭园人物》以1千7百万港币成交,刷新艺术家全球拍卖纪录。

黎谱《庭院人物》

油画画布(三联屏),全屏x.5公分

成交价:17,,港币

年4月香港现代艺术晚拍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