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全楼无垃圾桶六里屯这个社会单位,员

北京中科白癜风真棒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txbdf_zx/fq5zm26/
时针即将指向上午10点,设计师刘思远放下电脑中的设计图,喝光办公桌上牛奶盒里最后一口牛奶,起身开始拆一早取来的快递,牛奶盒和快递纸箱是可回收垃圾,堆一堆儿;外包装和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分开放;转过身拉开抽屉拎出个袋子来,里面装的是昨晚加班留下的柚子皮、香蕉皮……垃圾刚分门别类放好,保洁阿姨就推着小车来收垃圾了。一个月前,这栋大楼撤走了七八百个垃圾桶,取而代之的是保洁人员定时定点收垃圾,员工分门别类投垃圾。试行一个月,整栋楼的垃圾减量50%,办公环境提升了,员工也养成了一种新的工作习惯。刘思远供职的公司是位于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的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拓设计”)。这栋独立的大楼,地上5层,地下2层,共有员工多人。原来,大楼内的公共区域有多处垃圾桶站,几乎每位员工都有一个垃圾桶。一个月前,当确定成为六里屯街道的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后,维拓设计决定在“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执行更严格的标准,即在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做到“全楼无垃圾桶”。自此,保洁孙红云的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负责5楼所有卫生工作,每天至少要清理2遍垃圾,为了清理垃圾桶,一天下来要弯腰上百次。”孙红云说,对比之下现在的工作轻松了一些。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孙红云和其他楼层的保洁同事准时开始垃圾清理工作,她们从办公室尽头的保洁室推出垃圾清运车走进办公区,员工依次将餐巾纸等扔进标有“其它”两个字的垃圾桶,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则扔进垃圾桶上挂着的编织袋里。就地分类的收垃圾模式让孙红云的工作省时也省力了,收完整个楼层的垃圾大概只需要20多分钟,也不需要频繁弯腰了。为公司带来改变的正是维拓设计党委书记李振龙,他告诉记者,试行垃圾分类新模式也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这样的举措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这与垃圾分类的减量化目标相吻合。而且撤掉垃圾桶的想法也得到了维拓设计领导班子的肯定与支持,领导班子带头当起‘全楼无垃圾桶’计划的排头兵,呼吁发动全体员工减少产生垃圾。”李振龙说。为了顺利推行“全楼无垃圾桶”计划,维拓设计请第三方清运单位万顺保洁第一时间给全体员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之后便撤掉了整栋楼内办公区的所有垃圾桶。李振龙介绍说,相对社区,办公区域的垃圾另有偏向性,可回收垃圾多是些饮料瓶、纸张,因为比较轻,用一个编织袋装更方便。其他垃圾主要是由员工办公产生,圆珠笔、包装袋、纸巾一类,办公区内不收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因此有这两类垃圾的员工要自行投放到办公大楼外的垃圾桶站。可能有人会问撤掉垃圾桶,员工会不会不方便?事实上,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员工们相当支持。“在试运行之前,公司就发了一个折页宣传单,并在茶水间等处张贴海报宣传,大家都理解垃圾分类益处,而且很多设计师参与到了海报的设计中。”办公室主任丁超说,刚开始确实觉得有些不方便,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也就适应了,如今很多员工选择在公司食堂吃饭,很少点外卖,以减少厨余垃圾产量。刘思远的下午茶常是一些水果,实行垃圾分类以后,她把装水果的塑料袋换成了可循环使用的布袋,也形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生物钟”。采访中,记者在大楼内的办公区楼上楼下转了一圈,楼道清新干净,办公区整洁有序,没发现一个垃圾桶。就连保洁阿姨用来收垃圾的桶,除了一天两次的使用时间之外,也都锁在了一个小储物间内,以避免员工误投,而保洁阿姨也多了一个身份——维拓设计的垃圾分类监督员。“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这里增加一个厨余垃圾消纳设备。”大楼外垃圾桶站所在地正在施工,李振龙指着空地说。未来这台设备将会就地消纳厨余垃圾,预计每公斤厨余垃圾可产生10公斤肥料,这个肥料可以发给员工带回家当花肥使用。据了解,不仅在维拓设计,六里屯街道在辖区其他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餐馆等社会单位,也在陆续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指导工作。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曲经纬文并摄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