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里最近有没新来的住客?不管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都要及时登记。”“如果家里有人最近从中高风险区域回来,咱们一定要及时向村委报备。”一大早,李国权就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在中山三乡镇古鹤村走街串巷,第一时间掌握人员进出情况,落实外市来(返)人员健康管理。
像李国权这样的网格管理员,中山有成千上万个。自今年清明假期前后全面开展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网格、探索群防群治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来,全市推动党员干部、志愿者近57万人次进网格开展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工作,累计排查人次超万。
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防疫工作。通讯员通讯员供图
量的变化,折射的是质的提升——如果说清明假期期间的万名党员下基层是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一次动员和探索,那么“五一”假期期间的再部署、再下沉、再压实,则是对疫情期间做好社会治理的再探索、再出发、再提升。
“当下只有把疫情管控好,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前途。在这方面宁可付出百倍的努力,胜于万倍的徒劳。”“五一”期间,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不打招呼深入基层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再次强调要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做实网格化管理。
这是一场基层治理的深刻转变。通过构建“双联双助”机制,全市上下各级党组织、党员“平时”开展党建联建,“战时”组建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对口支援,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一场群防群治的深入行动。通过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市上下划小划实单元格,把工作做到最小的网格里,不断织密织牢“外防输入”网络,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提供坚实保障。
石板街、古祠堂、大榕树……走在三乡古鹤村,依然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这里是香山古代通往澳门的主要通道——岐澳古道的组成部分,孙中山、郑观应、林则徐等名人都曾留下足迹。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古鹤村成为中山知名的“网红村”,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加上出租屋、企业数量多,这给假期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按照中山“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古鹤村建立起5个三级网格、37个四级网格,将疫情防控工作单元最小化,信息精准化、及时化。
古鹤村绘制了“网格化地图”,在地图上,居委会、居民楼、学校、公共设施按网格划分,一应俱全、清晰可见。
“自从网格化管理后,有最新的疫情信息管理员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到户,我们心里面也踏实了很多。”仁和街一巷居民珍姨说。5月2日上午,网格员李红兰、李国权一行到珍姨家中入户走访。现场,珍姨收到了《疫情防控告知书》了解情况后,认真签署了《出租屋疫情防控责任承诺书》。
古鹤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李红兰是古鹤村第三网格的负责人。从村里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之时,李红兰就自告奋勇报名,主动担负起村第三网格的管理工作。哪一栋村居是出租屋:谁家住着几口人,在哪里工作上学、是否在外地、什么时候回来,她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网格员入户走访、排摸。
“我们正在准备为第三网格建一个线上的互动群,把最新的防疫政策和信息发到群里,方便大家了解清楚。”李红兰说,“网格”就像人的身体,镇村两级是人体的心脏,而三四级网格管理人员就像血脉和经络,是传递疫情防控信息和落实各项措施的重要通道。
“实施网格管理后,居民的防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古鹤村党总支书记陈斯能说,过去村民对防疫信息不了解的现象得到解决,每家每户都有对应的网格员,有效弥补了乡村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对全村疫情防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人次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厂企店铺越来越配合,社区运作越来越顺畅——从中山近期以来的网格化实践来看,群防群治的基层社会治理得到进一步夯实。
从南部的古鹤村到全市各镇街、各村居,“五一”期间,数万名网格员活跃在上万个四级网格中,成为中山筑牢基层安全防线的生动实践。
在石岐街道,随着“五一”长假的到来,石岐街道党员干部下沉进网格,敲门入户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