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有人总结,人生有三件大事:结婚、生子、买房。若按现代人的婚姻观来看,房屋在三者中应属必备条件。有数据显示,90后已成为购房的主力军,他们的购房需求相对集中:需要独立空间、为婚姻、为孩子、再不买就买不起了……身处深圳的郭丽就是“买房大军”中的一员。为了买房,她已掏空“6个钱包”,凑齐了万首付,然而这趟“购物”并不顺利。先是打新,没中签!再看二手房,又没相中!转眼数月,风尘扑扑奔走于房市之间的她,已感到些许心累。而春节前深圳指导价新政的出台,再一次将她的置业梦拉向深潭。2月8日,深圳市住建局宣布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首次发布的指导价覆盖全市个住宅小区,其中部分楼盘的指导价相当于市场价的7折。银行被要求以指导价为依据放款,也就是说,如果郭丽看中指导价范围内的房子,她的首付将骤然增至5成,“上车”更加无望。在深潭之下的还有房产中介。深圳的楼市一直以来都是由二手市场主导,在从业的5年里,中介刘星卖出过60多套二手房和20多套新房。但新政出台后,哪怕是“最忙碌”的周末,刘星一天也就只有一两拨看二手房的客户,如今他更多的时间已经转向深圳新房和中山等周边市场。事实上,在深圳,房产就是“硬通货”,而指导价新政则犹如一声惊雷,在短短一个月内撼动了二手房交易、房贷放款、经营贷评估等多个环节。买家、卖家、银行、中介等多方利益被指导价新政牵动,目前整个深圳二手楼市陷入胶着,并充满不确定性。刚需难上加难“如果能‘打新’当然‘打新’,因为新房有限价,和二手房有价差,但是西部的新房要不就是价格高,直接劝退了我们,要不就是社保限制太大,对社保年限不长的人来中签几率低,一手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太高”,郭丽忍不住“吐槽”。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毕业后她就开始了“一线漂”,并且已经拿到了在深圳买房的“入场券”——落户满3年并缴纳社保3年以上。像她这样的刚需购房者,一般都会边看二手房,边同步“打新”,争取尽早“上车”。但指导价新政的出台,给郭丽的置业梦再添曲折。截至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招行、平安、光大等银行深圳分行均表态,将以指导价作为按揭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不少楼盘的指导价相当于市场价的7折左右,如果银行参考指导价进行按揭贷放款,那么购房者首套首付比例将由3成提升至5成左右,这意味着,购房成本大幅增加,同样预算之下购房者或只能入手更小户型。“深圳每次政策出来,感觉都是刚需被‘误伤’,在这里安家置业太难了”,郭丽说。除了首付成本增加之外,目前二手房交易的信息又相当不透明,因为全市二手房源的挂牌价已全部下架,中介平台上只显示参考价,也就是说,购房者只有逐个房源去问中介,才能了解到真实的价格。(图:房产中介app只显示参考价)实际上,早在2月8日指导价新政出台当晚,多家中介公司被相关部门紧急通知开会,当晚就连夜下架了挂牌价数据;2月23日,深圳市住建局正式发布红头文件,要求中介严控二手房挂牌价格。根据文件内容,如果房源的挂牌价超出参考价,中介不仅不能在门店、网站、宣传单等渠道上显示房源的实际价格,也不能私下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