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驱车往乌鲁木齐以西公里,我们来到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一座小城—沙湾市。
“心中有戒不妄为,清正廉洁保持好精神头,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头,把人民群众端端放在心里头,才不会洋洋干干胡里马堂栽跟头……”刚走到该市三道河子镇凯旋路社区会议室门口,伴随着一浪接一浪的笑声和掌声,一个操着浓厚“新疆土话”的声音便传出会议室。
台上宣讲的人正是沙湾市纪委监委干部燕文德,一个从机关里走出的“草根”宣讲员。
燕文德性格活泼,浓眉大眼,今年56岁,是土生土长的沙湾人,曾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沙湾文化气息浓厚,不仅有书法、剪纸、编织、串珠等各类民间艺术,还有远近闻名的大盘鸡文化、辣椒文化、酒文化等饮食文化,在这种文化气息的浸润下,沙湾县人语言诙谐幽默,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生于斯、长于斯的燕文德打小就受到当地乡土文化的滋养,练就了一身讲段子不打草稿、张口就来的“绝活”。早在柳毛湾镇担任分管文化宣传工作的副镇长时,他就走上了宣讲的“舞台”。
最初他也是拿着宣传单“照本宣科”,却发现老百姓根本不“买账”,群众听不懂也不爱听,他在台上宣讲也感觉“没劲”。而在平时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用“新疆土话”和老百姓“喧慌”唠嗑,却能让群众听进心里去,常常在谈笑风生中,就轻松化解了群众心里的疙瘩。
于是,他开始琢磨,改变宣讲方式。他反复学习宣讲的内容,吃透精神,然后用“土话”编成老百姓爱听的段子。那一次的宣讲,台下的群众笑声和掌声不断,台上宣讲的他更是精神头十足。
“从那时起我就认识到,宣讲既要有政策性、知识点,还要有大众性、通俗性,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接地气,把新疆杂话与宣讲内容相结合,编成段子,面对面讲给群众,老百姓爱听。”燕文德说。
后来任商户地乡纪委书记时,主责主业变了,宣讲的老本行却没丢,只是宣讲内容转向了廉洁文化。也正是在那时,用文化凝聚人心的想法逐渐在燕文德心里成型:“党风政风是需要党政机关干部带头示范的,如何做到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就要靠廉洁文化和大众文化相结合,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干部群众内在的硬约束,用这种看不见的纽带把干群紧紧联系起来,让党的声音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他用新疆杂话讲大白话,传播廉洁理念和要求,结合理论有深度,通俗易懂接地气,在“润物无声”中把廉洁的种子播撒在基层群众的心田。
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听众,他的宣讲总能把准脉搏,赢得满堂彩。给农民宣讲时讲惠农政策、给社区居民宣讲时讲养老医疗惠民服务、给老党员宣讲时讲党的建设新气象……
听过燕文德宣讲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宣讲有亮点、笑点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