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电影海报探幽》,刘钢著,上海大学出版社8月即将出版年春,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邀请我去看方保罗先生的捐赠藏品。方保罗是美国人,但却以收藏中国电影文献而闻名圈内,他的藏品以象征性的价格转让给了“东亚”,应“东亚”盛邀,遂有我的美国之行,主要就是去鉴赏这批藏品的文献价值。我和方保罗先生在香港开会时见过面,他的藏品之富我也早已耳闻,但在“东亚”真的面对这些藏品时,我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全部藏品装在一百八十个纸箱里,当我们打开这些纸箱时,我的感觉就真的只能以“惊艳亮相”这个词来形容:其中民国影刊收藏竟然有约三百种之多,影星原照收藏超过六千张,电影说明书和宣传单更多达几千种上万件,仅仅这些,就已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公藏机构的收藏,令人赞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其中最让人动容还是那些电影海报。这些海报总数达到四千种左右,主要是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和大陆地区影片的彩色海报,大都为全开的大尺寸,色彩鲜艳亮丽,画面生动传神,其中不少还有诸如李小龙、成龙、周润发等大牌明星的亲笔签名,视觉效果绝对震撼,如果用上海话来形容就是:弹眼落睛!也正因为此,“东亚”在决定扫描这批珍贵文献先后次序时,排在首位的就是这批海报,而读者调看这批文献最多的也是这些海报,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说起中国电影海报的历史,一些专门介绍电影海报的著作都把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的《再生花》(明星影片公司年出品)海报说成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海报,其实,这并不严谨。按道理,只要有电影放映就有产生电影海报的可能,但中国最初的一批电影,如《定军山》《难夫难妻》《阎瑞生》等,既未见海报实物存在,也没有文献能证明当时发行过海报。我所见较早提到电影海报制作的人是杨小仲,他在《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刊《中国电影》年1月号)一文中回忆:年,自己导演《醉乡遗恨》时真正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写对白,自找演员,连“广告、海报、传单都由我设计”。《醉乡遗恨》的海报虽然目前没有见到实物,但其曾经存在却是可以确认的。说起海报,有人总以为它的样式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是什么模样,以前也一定这样,这未免有点绝对。海报的样式,其实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比如尺寸从小型到大幅,形式从简单到繁复,色彩从黑白到彩色等等。特别是在中国,早期拍一部影片,几千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不可能在海报上投多大的钱,只要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就可以了,讲究艺术是后起的追求。就我看到的一些实物和当时报刊上发表的海报实样而言,上世纪二十年代早中期的中国电影海报,一般均为单张,十六开或八开大小,颜色多为用石版或胶版单色印,也有部分用双色印刷的。画面多文图相间,文字部分占有较大空间,图则大都根据剧照所绘。也许这样色彩单调、构图简单的海报会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于不承认其为海报。但当时的电影海报确实就是如此简单,我们还找不到更复杂一点的海报。真正具有现代形态的电影海报是在三十年代出现的,这有实物可以作证。其实,二十年代早期的好莱坞海报,有不少也很简单,这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至于究竟哪张是我国最早的电影海报,民间藏龙卧虎大有人在,还是等待时间检验为好,目前大可不必过分急躁。《不了情》《哀乐中年》《大地春回》《海上大观园》《东北三年解放战争》《鸾凤和鸣》《江湖儿女》《满城风雨》《三娘教子》《美国之窗》《松花江上》中国电影海报,尤其是早期的电影海报,由于情况复杂,实物存世又太少,迷雾重重,困难多多,故一直没有一本具体论述的专著问世。现在,这个遗憾终于得到了弥补,刘钢先生的《近代电影海报探幽》一书和大家见面了,可谓难能可贵。刘钢不在电影界从事工作,也没有专业的研究背景,他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兴趣而走上了收藏和研究电影的道路,所碰到的困难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这种勇气值得赞叹。此为可贵之一。刘钢是以业余身份来收藏研究电影海报,但又以专业态度来对待之,勤恳而严谨,绝非一般收藏界人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漫不经心。据我所知,他是将工作收入的大部分拿出来收藏海报,且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他住在北京,为了请上海的明星在海报上签名题辞,留下一些痕迹,他不顾自己装着支架的有病心脏,一次次往返于京沪之间,乐此不疲,毫无怨言,这种坚毅执着的态度,是为可贵之二。业内收藏电影海报的人并不少,但刘钢有自己独特的考虑,他知难而上,从一开始就把眼光瞄上了收藏难度最大的民国电影海报。据业内人士考证,民国时期拍摄的电影大概在三千部左右,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电影拷贝则不超过十分之一,得以躲避战争、运动等各种灾难而遗留下来的电影海报也绝不会多于此数,因此收藏难度之大,转让价格之高,都是行外人难以想象的。刘钢一次次像走钢丝一般,在国内外各种渠道斗智斗勇,抢救回一幅又一幅早期电影海报,心情为之大快;又一次次面对心仪之物,却因囊中羞涩,交涉失败等各种原因而失之交臂,悔恨再三。这种专业的视野和全身心的投入,正是一个收藏家有别于他人的特殊之处,可视之为可贵之三。刘钢收藏电影海报,一开始是因为兴趣,浸淫其中之后,徜徉于艺术宝殿而不可拔,不甘心只是做一个收藏家,遂起研究之念。几年来,他研读相关专著,趋访电影前辈,请教业内专家,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下了很大功夫,记了无数笔记,开始登堂入室,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他不惮起步之初的简陋,愿意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以便互相补益,共享成果。这种积极大度的心态和积小流以致江海的宏愿,是我认为最可宝贵的,值得学习和提倡。“海派名物典藏”丛书的出版,今年是第二年,和去年的两本相比,今年共有三本出版,前进了一步,可喜可贺。我们一直追求丛书的独特品质,强调内容的文献价值和文字的可读性、文本的图像化,我们现在这样尽力,以后也会一直坚持。刘钢的著作出版,而且是第一本讨论民国电影海报的著作,里面还附录了大量他千辛万苦从各地搜集来的海报实物彩图,弥足珍贵。我愿意写几句话,表达祝贺,也表示感谢。希望这只是他研究道路上的第一步,以后在收藏更多、更珍稀的电影海报的同时,也有更精彩的论述和大家见面!(本文为《近代电影海报探幽》序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