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家,等着我们回去丨大河看见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永恒张晶晶陈曼杜倩雯杨晓屹陈甜甜

策划:《看见》新闻部统筹:游晓鹏刘惠杰

爆竹声中一岁除,远行的游子已缓缓归矣。

这个春节,亲情不再被距离束缚。

一别三年春的游子们,可以在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前夕,离开光鲜亮丽的一线都市,以最质朴的面容,回到承载儿时记忆的小城市、小乡镇、小村庄。

巨野,新密,叶县,虞城,太康,息县。苟堂,大陈,王村。多数人不曾听过这些名字,它们却是这个春节旅程里最被期盼的终点。

回乡,一个词,两个点,画成圆,像饺子皮一样包起无数你我他。

从大城市归来希望补上三年缺席的小年轻;

迫切等待孩子归家团聚的父母;

重新布置停摆三年的庙会,准备收割人气的包村干部;

刚刚结束第一波高峰,又投入春节备战的老村医;

重振旗鼓,打算在春节档大干一场的县城电影院店长和超市老板……

他们用最真实的话语,讲述这三年,这一年,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个兔年春节,会成为万物复苏,破冰迎春的新起点吗?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1

回到小时候总想逃离的村庄

忍不住在街道上走了一遍又一遍

讲述者:王女士,36岁,上海白领回菏泽巨野过年

无比期待这个久违的团圆年!

自打疫情开始,我已三年没有回过家了。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等家人都“阳”过之后,小孩子一放假,我们一刻也不想等,冒着小雨,开车18个小时从上海返回山东菏泽巨野老家,希望补上这三年的缺席。

高速有点堵车。我们1月13日下午两点出发,本来9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更多考虑到安全因素,没有赶时间,也没有盲目地开夜车,晚上在服务区休息后精力充足了再出发,加上中间的吃饭时间,14日早上八点多抵达老家。

熟悉的空气、熟悉的乡音、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关怀,心头的暖意差点变成泪水涌出眼眶,我告诉孩子,这就是妈妈从小长大的地方呀!

父母比我更激动,远远地出来迎接,看见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搂在怀里舍不得撒手。准备的一大桌子菜,都是我爱吃的家乡菜。童年时代的味蕾再次敲击记忆,父母事无巨细的过问仿佛让我重新变回那个躲在父母身后的小女孩。

打拼了许久的疲惫在这两天被彻底治愈。

久违的团圆饭受访者供图

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听着熟悉的乡音,重温小时候的记忆。我在熟悉的街道上走了一遍又一遍,拍下它没有被我见证过的新变化:人民广场建起来了,大饭店开起来了,村里的娱乐设施和活动空间都有了。

再去拜访几个之前的老师和朋友,叙叙旧,亲切和怀念萦绕在心头。也去看望了长辈亲戚,几年没见,他们老了很多,令人感慨。

老家刚下过雪,路面结冰,温度很低,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奋劲儿,一切让他们感到新奇,四处疯玩,玩雪,放小鞭炮、小烟花,开心得不得了。

老家的风貌也变化了很多。有不少原来的老村拆迁,家家户户住上整洁明亮的小楼房,村子原址建起工厂。

村里宽敞的文化广场有了城市范儿受访者供图

我是年出生的,从小在山东菏泽这个小村庄长大。年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上海打拼,至今已经在上海工作了十几年。在上海,我找到一生的伴侣,结婚,生子,目前养育着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小学二年级,小的在读幼儿园中班。孩子小,处处不方便,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疫情以来,我们近四年没有回家了。

这些年总是会感慨,从小一直想逃离这个小地方,但真的离开了之后,又总是牵挂和怀念。想念自己的父母和亲戚,这块从小长大的土地。

幸好今年过年顺利回来了,也担心疫情感染反复,老家不好买药,我们还从上海带了一些发烧药,提防着孩子扛不住北方的寒冷。在娘家待三四天后,我们又要离开,去往老公的家乡河南新乡,过完年就会直接回上海。

在家的时间如此短暂而弥足珍贵,出生长大的地方是我们的根,成长的记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无论走到哪里走了多远,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

2

得知儿女们能回来过年,开心得一晚上没睡着

讲述者:靳爷爷和老伴,83岁和76岁,新密农村留守老人

路口守望是靳爷爷和老伴的日常受访者供图

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团圆年了,我和老伴已经把年货都准备齐了,炸的有带鱼、酥肉、鸡块、莲荚......现在就等孩子们放假回来了。

我和老伴有四个儿女,年以前,我们一直跟着小儿子在郑州生活,后来附近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考虑到我们年龄大了,为了降低被感染风险,我和老伴回了老家。

孩子们平时忙工作还要照顾各自的家庭,不能常回来,我和老伴也都不会用智能手机,所以这两年我们与孩子都是靠着一部老年机联系,他们会时常打电话问问我和老伴的身体状况,问我们钱够不够花。

孩子们也常叮嘱我和老伴注意做好防护,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老伴有高血压,孩子们在城里买了一些降压药和常备药、口罩发快递寄回来。

他们每隔一段时间给邻居转个一千两千的,麻烦邻居换成现金给我们用做生活费,但这些钱我们也花不完,剩下的存着准备等过年给孙辈们发红包,结果连着两年我们一大家人都没聚齐。

去年12月,村里有了阳性病例,我和老伴后来也被感染了,身体出现了发烧、乏力、失去味觉等情况,不过症状较轻,吃了退烧药休息了几天便没啥事了,这件事当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怕他们在外担心。

儿女们也总是报喜不报忧,我在广播里听说郑州疫情可严重,赶紧给孩子们打电话,他们都说放心吧,没事。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每家都阳过了,连俺5个月的重外孙女也都感染了,好在都好了。

说起重外孙女,那才叫一个想啊,从她去年出生到现在,我和老伴都没能去看看她,都是隔着手机听那头传过来咿咿呀呀的声音。

不过最近,二妞打电话说今年可以回来过年了,到时候抱着我的重外孙女回来看我们,我听了真高兴,大红包都包好了。

得知儿女们能回来过年的消息,我和老伴开心得一晚上没睡着,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我们搭着邻居的电动三轮车去集上买了肉和菜,还有水果、瓜子、花生和糖。腊月二十四那天,把孩子们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床都铺好了。

我和老伴在家还种了萝卜、白菜、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等儿女们回来都给他们分分,每家每户都有份。

如今,年货都准备齐全了,我和老伴就等着迎接孩子们回家团圆了!

3

停办了三年的庙会,今年终于要重启了!

讲述者:王绍军,28岁,信阳息县张陶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大陈庄村责任组长

乡亲们陆续回来过年了,村里变得热热闹闹,人气越来越旺。

去年过年,有部分乡亲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回家团聚,还有小部分人近三年都很少回家。今年春节,新冠已经是“乙类乙管”,从元旦开始,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求学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小年过后路上多了很多全国各地的车牌,平时顺畅的乡道也逐渐拥挤。

虽然堵车但是不堵心,可以感受到大家都很愉快。

久违的烟火气应该是从乡亲们开始赶大集开始的。在前两年疫情防控比较严的时候,没人去赶集,也没什么摊贩,原因很明显,怕感染,不敢去。有集市的次数也没有现在多。今年不同了,年前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有大集,随时去都是热热闹闹的,家家户户都开车,集上堵得水泄不通。

往年息县庙会龙湖公园画舫文艺演出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县里停办了三年的庙会,在今年重新启动。庙会长达20天时间,安排了新春灯会、民俗文化演出、小吃年货夜市、儿童游乐园。乡里申请了一个展示席位,已经在宣传邀请父老乡亲们前去打卡。

为了让返乡过年的乡亲们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村里做了充足的保障准备。

人居环境是这段时间里村里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确保以一个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返乡的大家,负责人居环境的公益岗位人员28人齐上阵,确保道路垃圾每日清扫,房前屋后整洁,垃圾清运及时。气温低道路结冰时,也安排了人员负责维护交通安全秩序。

在疫情防控方面,农村地区老人多,老年人要保健康、防重症,我们有责任保障大家的健康平安。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们村的疫情情况整体较平稳,平稳度过了疫情感染高峰,在接下来的春节期间,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尽量少串门,口罩该戴还得戴。

村卫生室也发挥了作用,村医基本都是本村人,对常年居家的慢性病人也比较了解,放假期间有人员值守,还可以提供感染者居家治疗照护、购药送药等服务保障工作。

乡村振兴的项目是节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明年,乡里对招商引资有着清晰的规划,今年元旦过后,在乡党委书记的带领下,一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张陶乡登记成立,县“万人助万企”领导小组也会为该企业指派一名科级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员,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招来了企业,才能把人留住。春节,外出务工的乡亲们大量回乡了,我们就要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顾家、增收两不误。

张陶乡年春节产业工人招聘推介会给返乡人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受访者供图

就在前两天,1月16日,乡里举办了春节产业工人招聘推介会,邀请了县里几个比较大的企业,介绍企业的利好措施和待遇,招募大家前来务工。每个村都有几人去参加了,回来给更多的人宣传。

我们村干部、网格员把企业印发的宣传单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我们本地企业的用工待遇,还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