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43317.html
文/钟微
编辑/子夜
“Mini杯”奶茶火了。
近期,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波“Mini杯”奶茶的分享。博主们在社交媒体提到,只需点上分装的小料,然后再购买一杯正常杯的茶饮,倒入分装杯子中,便能制作出一款“Mini杯”奶茶。
比如,购买12元的一点点中杯奶茶,再购买多个5元奶霜分装,便能分装成多杯“Mini杯”。
面对这波DIY热潮,奶茶品牌们马上跟着推出了产品:在六一期间,一点点、茶百道等多个品牌官方下场,推出“Mini杯”奶茶,而上周喜茶也推出了“Mini杯”限时活动。
茶饮市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Mini杯”激起了一阵水花,正逐渐演变成一场奶茶界全品牌的热潮。
从各家的营销活动来看,目前推出的“Mini杯”是类似快闪活动的试水。但“Mini杯”的商机不可忽视,从短期看,品牌的限定活动,吸引了不少有猎奇心理的消费者,而长远来看,它的售价可以让品牌吸引更多圈层的客户,卖出更多奶茶。
社交媒体上关于“Mini杯”的帖子,图源小红书APP
事实上,不少茶饮品牌都需要一支“强心剂”。
奶茶行业看似繁荣,实际的情形却并不乐观。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底,我国新制茶饮门店数量约为48万家,但是其中有80%日入不到元。
头部企业的情形也并不乐观,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这个一直坚持高端战略、一杯奶茶均价在30元左右的品牌,也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扩张没有带来期待中的增长。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显示,年20元以上的饮品店占比增多,而订单金额占比却都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30-50元区间的占比下降了5.7%。说明店越开越多,但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高。
这种情况下,“Mini杯”是又一轮吸引客人的举措,目前,已经有品牌将“Mini杯”加入到常售菜单之中,最终,它能否给奶茶行业带来惊喜?
“Mini奶茶”能否复制迷你可乐的销售奇迹?
“Mini装”并非茶饮行业的专属,过往的案例证明这一类型产品拥有着广阔的市场。
早在年,可口可乐便推出了一款ml的迷你装产品,借此填补了小包装可乐的市场空白、契合部分消费者的饮用量,同时,也降低了价格门槛,用较低的价格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并提升购买频率。
迷你装可乐为可口可乐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在年-年间,相比可口可乐传统包装产品年营收下降1%-2%的颓势,迷你装可乐的销量却持续上升。
可口可乐CEOJamesQuincey曾提到,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多个品牌可乐的分支产品,其中,7.5盎司的迷你罐零糖可乐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就增长了15%。
从可口可乐等饮品企业,到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品牌,小包装的风靡覆盖产品诸多,它确实切中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在国内茶饮行业,迷你杯近期火了一把,但会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持续火热,还是未知数。
小红书APP上博主分享购买的一点点“Mini杯”
“Mini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能明显看到弊端和瓶颈。
首先,从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年轻人对“萌物”极具好感,而迷你包装的小巧自带萌感、博人眼球,也刺激了他们分享社交圈子,促进了产品的二次传播。
在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的茶饮行业,奶茶品牌也需要新鲜事物来吸引消费者。
“Mini杯”可以帮助消费者控制高糖、高热量奶茶的饮用量,更重要的一点是,“Mini杯”也是精明消费,避免由于奶茶“腻味”、中杯喝不完导致的浪费。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喜爱它的原因。
不过,也有消费者指出,“Mini杯”量少又贵,不值得购买,也损失了产品原本的配比,导致不太美味。
连线Insight发现,目前奶茶店的“Mini杯”定价普遍不贵,7分甜6块钱能喝到一杯迷你款杨枝甘露,沪上阿姨的两杯迷你款杨枝甘露为18元,相当于正常价。
但一点点则会贵一些。在六一期间其推出的迷你款为两杯起售,例如奶绿装芒两杯为17元、迷你四季奶青两杯为11元、迷你波霸奶茶两杯为11元,两杯“Mini杯”等价于一杯正常装,但奶茶量却比正常装少。
一点点“Mini杯”菜单品牌的试水态度,导致了消费体验的不同,目前为止,“Mini杯”依然是小众消费。
这个爆款产品能否持续火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透视这股“Mini杯”风潮,在茶饮品牌“内卷”的焦虑下,推广“Mini杯”无疑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Mini杯”,能不能拯救奶茶行业?
数年前,以奶盖茶和鲜果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逐渐取代以粉末冲调的初代奶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在喜茶开始风靡的时期,消费者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才能喝上一杯奶茶,也因此出现了黄牛排队、炒价翻倍的争议。
时至今日,奶茶行业杀成一片红海,在每个城市,都遍布着无数“奶茶街”,数个品牌罗列,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连头部茶饮品牌的“网红光环”都在减弱。
新式茶饮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头部品牌没有人们想象中赚钱。
奈雪的茶于6月冲击上市,招股书显示,年、年以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为10.87亿元、25.02亿元、21.15亿元;净亏损万元、万元、万元。
当大部分品牌目前还未走到盈利阶段,但迫于资本压力,寻求上市时,企业利润率急需提升。
阻碍茶饮品牌盈利的重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制作成本、保存成本等较高。比如奈雪的茶的成本主要来自原材料及员工。年,原材料成本占收入的37.9%,员工成本占30.1%,租金开支占14.8%。
此前喜茶、一点点、茶百道等品牌也曾上调产品价格。年4月,喜茶的多款热门产品均涨价,芝芝莓莓等产品价格突破32元。年2月,一向被认为是平价奶茶代表的一点点全线产品涨价1元,新品不加料的裸价便高达26元。
年6月,有媒体报道茶百道的部分奶茶价格出现上涨,芋泥啵啵奶茶上涨至20.0元/杯,涨幅甚至达到11.1%。
茶百道涨价情况,图源北青网而网络上出现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随着这股涨价潮,许多品牌的产品价格突破30元大关。而品牌也是不得不为之,据中新网报道,今年春节过后,铜、不锈钢、铝等金属价格的轮番上涨,影响了各种封口机、冰沙机等茶饮设备的定价。
同期,塑料粒子、纸张、PE膜等的涨价,分摊到每个奶茶杯上都有着几分钱的成本上浮;看似不起眼的宣传单页、外带包装提袋、瓦楞纸杯托等的原料成本每吨均有几千元的提高,加起来同样是不小的数目。
在成本高昂的情况下,奶茶店只能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客流。为了争夺消费者,品牌不得不一直推出新品、寻找爆款。据自媒体“咖门”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时间内,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发布了16款新品。
不过,为品牌提供利润的总是少数爆款产品。新品能不能成为爆款,是一场下了研发成本的豪赌。
但很多消费者不愿意给高价奶茶买单了。在目前单品价格突破30元的时代,头部品牌的价格已经快贴近天花板,没有太多涨价的空间。
降低价格门槛,让更多人实现“奶茶自由”,“Mini杯”无疑是一种可行的营销方案。
目前,除了直接销售“Mini杯”外,“Mini杯”还可以作为赠品带动新品的销量。如喜茶近期的活动中推出的迷你包装“满分锦鲤杯”,只能在线下门店自提,同时只有购买近期喜茶推出的新品“满杯橙橙”才能赠送。
通过这种方案,“Mini杯”给喜茶带来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768.html